潛意識邊緣手稿

The Edge Of Unconscious Mind《潛意識邊緣》系列 2016年 至今
與系列同名,作品《潛意識邊緣》是這系列作品的原型,共為100件手稿展於牆面,在展出時選擇以大頭針穿刺作品如同標本被展示在大眾的面前,每一件手稿也是日記紀錄生活周遭所見之物在內心的樣貌,大頭針只穿次於紙張的上緣預留了空氣流動的空間,因此在觀眾來回於這件作品前走動時,作品會隨著風擺動,如此繪畫作品就在此刻有了動態。

( 潛意識邊緣, 炭、紙, 12x15cm (數張) , 依場地而定 )

在飄動的過程,觀眾會停留在畫作前較久的時間,作品的尺幅需要觀眾近距離的閱讀,在觀看的過程自然的在作品前來回走動,就如同在閱讀創平日的生活經驗,這樣的身體經驗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個人符號的產生與過程

透過重新審視作品中使用的元素,大量的手稿記錄不同的時期的日常,以及隨著時間慢慢地建構出個人的符號與情緒之間的關係。

以下便是透過分類後將其歸納出四項內容上不同的特徵含義與變化:
人眼切塊 2. 眼睛個體化 3. 植物構造的外型 4. 內在畫謎

( 個人符號的產生與過程 )

1. 人眼切塊

2016年開始這系列的手稿,在尚未確定主題時,「人眼」是第一個起頭,圖中每一個「眼睛」意寓著人不同的心境與情緒,一個人的情感是很複雜的,一件事情的發生可能在那一秒有無數的情緒產生,可能來自於經驗、個性、家庭、同儕之間等,各種累積在心裡的想法與價值觀念不同,然而人的雙眼是最無法說謊的器官,我們總能透過雙眼揣測一個人的想法與心境,然而畫面中的三隻眼睛也可以代表者三者不同人的集體,我們總是不停地觀看身邊的人,有時觀測著周圍環境的變化,有時是相互交流與溝通,我們試圖在「自身」與「他者」之間找尋一個平衡點或溝通的橋樑,或是與自我的內在不同人格相互對話,找到最貼近真實的聲音。此外眼睛所觀看的方向也恰恰引導著觀眾的目光,觀眾會隨著眼睛的方向去找尋觀看物,因此當圖與圖並至時,對話因此產生。

( 人眼切塊分析表 )

2.眼睛個體化

在人眼切塊後是賦予眼睛個體化的過程,原本依附於人臉上,在這階段「眼睛」擁有了自己的生命與活動空間,如此便能從純粹中得著解放,如圖為筆者將兩張手稿比對的示意圖。眼睛個體化的過程便是將「眼」視為一個人的性格、一個物件、一株植物、一座雕塑,它們在這些不同的樣態擁有自身的意識與性格,建立起自己的形象與記憶,因此會在這類的形式中看見各種不同的情境與關係,作為獨立的「眼睛」代表著不同個體,因此在他們產生距離的同時又擁有連結關係,連結的方式便是以眼神的交流以及觀者的情感投射。

( 眼睛個體化 )

3. 植物構造的外型

在這系列不斷的繪製後,開始由造型尋找其他的可能性,起初發覺眼的造型與葉片的造型相似,因此在日常觀看植物的過程中,彷彿那些造型就在大腦中轉變為眼睛的模樣,同時這樣的意象也使得在觀看葉子時會投射出葉子也在觀看自己的假象。個人最常使用的元素符號,「線條-莖」、「葉片狀-葉」、「核與果-果」,在花的造型上完整的融合了這三個「外型」(shape),但在做作品中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描寫或紀錄花的形態與結構,是因為這個外型彷彿是最合適呈現個人感知的造型,是相對完整的、綜合的、整體的,作品《潛意識邊緣》有許多的造型都是參考自然界的植物而來如圖。

( 植物構造的外型 )

4. 內在畫謎

在整理這系列的手稿時,作品後期有許多無法歸類的作品,因為這系列發展到後來,有許多的符號與造型早已內化在心中,在創作的過程時有很多內在的情緒與思想包裹在圖像裡,在分析與解讀的過程中發現這類圖像與畫謎(rebus)有些許相似之處,作品裡隱藏著大量的信息,關於著自身的情感與記憶,所有情緒依靠這些符號被記錄下來作為日後回顧自身的依據。

繪畫之所以能夠比文字紀錄的更真實與真切,在於它能夠保留那些無邏輯的抽象情緒,創作的當下因為習慣與直覺會產生一些慣性,因此我將作品中常出現的符號分別列出與命名以作為過去到此階段的分析與觀察結果。

( 內在畫謎 )

但在編輯與命名仍有限制,因為這些詮釋是經由多數歸納而來,並非代表每一個作品都依據這符號表可以解釋,也並非生成於這個符號表後的作品都將依照這解讀來創作。之所以將這些符號以系統性的來整理,是因為在回顧這些作品時,往往有似曾相似,以及同樣的情緒產生,希望藉由這表格的統整,能夠釐清自己創作與情感的連接性,進而形成個人的符號語彙供觀眾有一個脈絡與邏輯可以理解自身的作品內容。

更多作品:https://shadow-story.com/the-edge-of-unconscious-mind/

相關文章

板橋書店

展期:2018.05.05 – 2018.05.29|台灣,新北市

白日夢系列是白天當中清晰的夢境,夢裡能意識自己處於夢境之中卻不一定能從夢中抽離出來。

2020.06.10

Web LOGO (Hsin)
Copyright © 2022 Hsin Yi Liu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